说句实在话,40岁之前,我对“档案”两个字只是一知半解,档案部门被称为“兰台”,我更是一无所知。
1987年,我从浙江省乐清市南塘中学被调到乐清市总工会,当时,乐清市总工会要编写《乐清工人运动史》一书,领导让我主笔编写。我觉得很为难,因为我高考失利,当了农民,后来从事教育工作,虽然经常阅读史书,但要我编写史书,这对我来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总工会主席多次来做我的思想工作:“你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只要你用心查阅档案搜集资料,一定可以的。”我当时勉强答应了下来。
那时,乐清市档案馆还设在原来的县政府里,去查档案的时候,查档者都是通过翻阅纸质索引卡目录,然后将选中的目录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帮忙调出所需要的档案,查档者再用笔记本将自己需要的内容段落摘抄下来。
最初,我不太熟悉查档流程,所以速度也很慢。几个星期下来,我渐渐熟悉了这一系列流程后,每次收获颇丰,我的兴趣也日益增加,有时常常连下班的时间都忘记了,在工作人员提醒后,我才歉意地离开。偶尔也听到他们在背后议论,说是像我这样的查档人员,档案馆还是头一次碰到。
万事开头难,我当时对写这本书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当时想着,乐清市只是个农业县,不是什么大中城市,充其量只有少数的手工工人、搬运工人和布厂工人,搞工人运动哪会有什么大场面。查了档案之后,我才发现在早期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在民国时乐清市已经经历过多次虽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也非常激烈的革命斗争,并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胜利。在领导对编书工作的大力支持下,我搜集到许多珍贵充实的史料,终于在2年内完成了编撰任务,书籍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光阴荏苒,2005年,我到了退休的年龄。新任工会领导筹划编写《乐清市工会志》,正在物色人选。由于我撰写过《乐清工人运动史》,有一定编写基础又退休在家,于是认为编写志书的主笔非我莫属。当时,我在家正无所事事,便欣然接受,与档案重续前缘。
彼时的乐清市档案馆,已经鸟枪换炮,档案馆已经搬到新的市政府办公大楼里,场地宽敞、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现代化。新馆里多了许多新面孔,但多数工作人员还是老熟人,他们很热情地为我提供服务。有了之前的查档经验,让我觉得轻车熟路。终于,历经3年,《乐清市工会志》由线装书局出版。
《乐清市工会志》出版后几个月,乐清市虹桥镇计划编撰《虹桥镇志》,领导邀我参与其中。刚完成初稿后,乐清市卫生局组织编撰《乐清市卫生志》,有位老领导想到了我,邀我参与。不久后,乐清市党史办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乐清历史·第二卷(1949—1978)》,也邀我参与。2014年,乐清市审计局组织编撰《乐清市审计志》,聘我担任主编。之后,乐清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编写《乐清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志》,又聘我担任主编。
在这些史志编撰过程中,我逐渐与档案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我工作生涯中,除从事教育工作和工会工作之外,大多时间我都“泡”在档案里。我虽并非兰台人,但与兰台的交往让我觉得早已身处其中。
其间,我尝遍兰台的酸甜与苦辣,也享尽档案给我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对编撰史志的人来说,档案就是金矿银矿,想要获得稀有的财富矿产,就必须在成千上万卷的档案中,一页页一行行地翻阅搜寻,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逐字逐句去摘抄、积累。在此期间,我经历过酷暑盛夏,也经历过严冬腊月。面对如山案卷、似海文稿,我经常聚精会神地慢读细找,长而久之,神疲力倦、头痛脑涨、腰疼脚麻就组成了“酸、辣、苦”三味。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参与乐清市党史编撰时,我被分配撰写的章节内容与“文革”有关。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查阅档案时,调到的卷宗中大半都盖有“控制”“绝密”印章。而“文革”时期的派别斗争错综复杂,许多资料散佚,所存资料杂乱无章,要厘清头绪,不充分占有那些反映事实的真凭实据资料,是不可能讲得出子午寅卯的。后来,经市委出具函件,市档案局特批,破格允许查阅,我才了解到大量的史实,完成了这一篇章的初稿撰写任务。
在“酸、辣、苦”三味后,档案也带给了我许多快乐。走进档案馆,就像进入风景区,充满诗情画意。翻阅档案资料时,领悟的是时代风云,寻找的是历史见证。每当稍有所获,我便有漫读史料欣喜欲狂之感。许多时候,在寻找关键史料时,三天两日很难有所得,有时甚至连续一周半月也难觅踪影,我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之时,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史料猛然跳入眼中,使我得偿所愿,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抚今追昔,10余年来,我与档案结缘,充实地度过了别人认为“晚年难熬”的时日,其乐融融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4月9日 总第320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市档案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双鸭山政务微信公众号(syszwwx)!